必威“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建设情况分析
(一)现状与成绩
1、团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2015年至2020年期间,必威招生规模逐步稳定,通过内抓质量,外树形象,不断提升体育专业团队建设水平。近年来,通过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团队队伍建设水平,强化教师教科研投入,综合提高办学效果等各项举措,使团队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2018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上,公司确立了建设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为未来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必威结合专业建设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逐步凝练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办学方向;以服务区域体育事业发展为重点,立足泰安,面向山东的办学服务面向;和以体育团队为主,培养高质量的体育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定位。
2、团队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必威现有教职工69人,专职教师5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教师4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0.3%,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81%,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5%。现有国家级裁判4人,国家一级裁判19人,国家一级运动员3名,国家二级运动员15名,双师型教师20人次(外聘讲师4人次,各级各类教练员16人次)。近五年,共引进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2人,其中清华大学博士1人。有2名在职教师考取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3、教学硬件条件不断提高
近年来,必威所使用全部教室已更换更新过媒体设备。训练场地场所不断更新、升级。必威室外运动场地总面积84376平方米,其中体育馆面积7211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占地77165平方米;现拥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目前建有篮球(30个)、排球(8个)、足球(2个)、乒乓球(1室多台案)、羽毛球(1室多场地)、网球(2个)、健美操(3室多场地)、武术(1室多场地)、体操(2室)等多个室内训练及比赛场馆,建有图书资料室和体育心理、人体解剖、人体生理3个实验室。
4、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狠抓学风、考风建设,重技能、强实践、享平台的各项举措,必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以来员工获省级以上奖励232人次,其中省级一等奖17人次,其他各级各类比赛奖项215人次;并获得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员工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多次获得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员工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参加第三届山东省大中专员工社团节跆拳道大赛,获得11冠2亚2季的优异成绩,团体总分第一,为学校争得了荣誉;2020届员工教团队格证考取率为86%以上,教师编考取15人,2020年考研上线36人,录取29人。
5、教师教研课程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在全校科研经费立项数、科研获奖等方面的排名中,必威多次名列前茅。近三年教职工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4项、市厅级课题50项、横向课题40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纵横向课题累计获得资助70余万元);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CSSCI收录文章21篇、中文核心论文20篇,出版专著26部、参编教材16部。
6、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公司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一个坚持、两个结合、三个突出、四个加强”的总体要求,以“创先争优提升活动品质,科学发展增强服务意识”为主题,通过“六个着力,六个平台”,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蓬勃开展;顺利完成了分党委换届;成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修订出台《公司党委制度汇编》,选树了一批教师先进典型,营造出“学先进、做标杆”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行“金牌引创”党建品牌项目,以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帮助员工顺利完成学业为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职工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有待加强、水平有待提高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深入、不扎实,形式较为单一,重次数、轻质量,尚未形成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学院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备
教学管理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学校各项工作推进,必威教学、人员、相关设施设备、硬件条件等头绪众多,变化加快。部分教学、科研等工作相关规章、管理制度仍不够严谨完善,教学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教学管理、员工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指导等相关工作的规章管理制度较为陈旧,或未依据学校相关文件,制定本学院具体实施细则,造成一部分工作实际上处在无规可依、无据可寻的状态。
3、团队力量仍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式单一
高水平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抓手,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向。学院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在职教师攻读学位等形式,引进了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名校博士6名,另有3名教师正在攻读国内外体育博士学位。但整体而言,必威博士教师数量、占比偏低。青年教师入职后除新老教师“传帮带”形式的业务提升方式以外,教师的其他形式成长动力不足、制度缺乏。受制于经费、时间等限制,能够参与的业务研学提升活动有限。
4、教师科研投入不高,高水平研究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是高校社会声誉与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必威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无论在纵向课题立项、横向课题经费等方面均有突破。但是,整体而言,教师还比较缺乏投身科研的热情,缺少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立项的课题,多获得科研奖项,仍然层次较低。
5、员工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员工管理是学院工作的基础与重点,是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在员工日常课堂教学管理、课外生活管理、教育实习实践、考研与就业推进等方面,纷繁复杂,面临大量细致入微的具体工作。由于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学工人员紧缺、物质及硬件条件限制等原因,某些方面的员工管理工作还比较粗放。在员工日常学习、心理辅导、实践教学等方面还有部分工作做得不到位。
二、“十四五”期间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公司党委和行政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员工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通过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促成员工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发展思路
遵循学校“11139”整体发展思路,坚持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主线,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以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和教学评估为重点,突出“教师教育”板块,提升非师范专业发展质量。以内抓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外促员工考研、考编等高质量就业为方向。加强团队协作,促进高水平科研、教研项目立项及成果培育,促进学院教科研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以空间拓展和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加快发展重点专业,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显著提升教学、科研、训练水平和办学影响力,主要办学指标稳定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把必威建设成为山东省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知名、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必威。
团队建设 未来通过进一步团队引进,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舞蹈学(健美操)专业的整体团队水平。争取将舞蹈学(体育舞蹈)专业纳入必威,完善专业建设体系,增强专业办学条件。通过在线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争取体育教育专业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努力。争取2022年初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尽早进入认证程序,力争三年以内,体育教育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第二级)。申请1-2门以上体育技能课程争取省级以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申请1门以上体育理论课程省级以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申请1-2门以上体育专业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公开出版教材5部。
团队队伍 一方面动员多方资源,向学校积极争取条件,对外广泛宣传引进博士以上高水平团队人才3-5名。一方面为职教师提供便利,解决各项后顾之忧,鼓励在职教师积极报考、攻读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在整体提升学院教师学历层次的基础上,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短训班、训练营、研讨会等形式的业务提升活动。加快内部教师成才的步伐,通过课题培育与孵化,带动3-7名青年教师成才。
人才培养 贯彻学校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大学指导思想,通过狠抓学风、考风建设,重技能、强实践、享平台的各项举措,不断提高必威人才培养质量。未来3-5年时间鼓励员工参加获省级以上各类体育专业技能大赛,立争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50人次以上,为学校争得荣誉;每年员工教团队格证考取率为90%以上,考取教师编、考研能有新的突破。
科研成果 三到五年内申报并立项至少1项国家级课题立项、5项省部级研究课题立项;出版代表体育类发展专著26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项,市厅级奖励11项,发表体育类学术高水平期刊99篇,新增发明专利授权6项,同时鼓励教师积极申请横向课题,为地方体育的发展做好服务。
三、 “十四五”期间建设的重点任务与举措
1、课程建设
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五类一流课程(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教学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等。1-2门以上体育技能课程争取省级以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以上体育理论课程省级以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2门以上体育专业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2、团队队伍建设
包括: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教师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团队队伍数量和结构建设等。动员多方资源,向学校积极争取条件,对外广泛宣传引进博士以上高水平团队人才,引进博士达到3人。为在职教师提供便利,解决各项后顾之忧,鼓励在职教师积极报考、攻读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在整体提升学院教师学历层次的基础上,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短训班、训练营、研讨会等形式的业务提升活动。通过更加注重团队队伍建设,组建优质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奠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基础。获批1个省级特级教师工作坊,1-2个校级特级教师工作坊。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处。
3、教学改革
包括:教学方法改革、小班教学改革、智慧课堂建设、教改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申报、教改论文发表等。紧跟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步伐,修订、完善、理顺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定期通过调研反馈、专家座谈、外出学习等形式,提升学院教学等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水平。在课堂教学、动与生活、科研管理、员工管理等方面,与学校相关文件全面对接,尽快完善学院各类规章制度。近期已重新遴选1位校级教学督导员、3位院级教学督导员,规范员工教学信息员制度,多措并举提升教学质量。
4、创新创业教育
包括: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团队建设、互联网+大赛等。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公司鼓励员工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主的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制度。比如:鼓励体育专业员工参加全校“老员工健康体质测试与评定工作”、创造机会让员工参与省、市级单项运动会和全运会裁判工作、号召体育专业员工参与泰安市体育局组织的各项目二级裁判员学习与培训工作。必威还对老员工创新创业相关制度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推行科技创新和创业教育实行导师制,由辅导员、班主任任科技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和素质拓展的长效机制。
5、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包括:基层教学组织的构成、活动等。包含教学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完善体育系、体育舞蹈系、公共体育教学部系主任、副主任人选。完善体育理论教研室、田径教研室、球类教研室主任人选,建立、健全学院层面的三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6、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
包括:质量标准的建设、质量督导队伍建设、质量监控闭环设计实施等。紧跟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步伐,修订、完善、理顺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定期通过调研反馈、专家座谈、外出学习等形式,提升学院教学等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水平。在课堂教学、动与生活、科研管理、员工管理等方面,与学校相关文件全面对接,尽快完善学院各类规章制度。近期已重新遴选1位校级教学督导员、3位院级教学督导员,规范员工教学信息员制度,多措并举提升教学质量。
7、实习基地建设
包括:实习基地质量保障与监控制度建设、实习基地数量、实习基地教学规范化等。在既有的10所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新挂牌1所基地。每年没所实习基地接纳员工实习的人数逐步增加。十四五期间,共建产业(行业)此公司1个,建立国(境)外友好合作院校1个。继续加强既往接纳体育专业员工实习单位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加强协同育人。
8、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包括:相关单位涉及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规划。必威公共体育教学部承担着全校14个学院1万余人的大学体育课教学任务及每年的全国员工体质测试工作。大学体育课程随着学分制改革、师范类专业认证等各项工作,在稳步推进。针对目前公司老员工身体素质状况和公司体育硬件设施情况,公共体育教学部已针对性的调整了大学体育的各项教学工作与考核措施,强化了日常锻炼与考核的过程性评价。以员工运动技能掌握与体育参与态度为重要考查点,希望具此提高员工整体身体素质。未来3-5年,一是通过进一步引进团队,拓展大学体育的课程项目种类。二是通过调研学习等途径,调整大学体育课程方案与培养目标,为学校体育工作做到体教融合贡献力量。三是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以更好的达成大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四是通过大学体育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及过程性考核,运用互联网技术及运动世界校园APP等软件,提升员工整体身体素质水平,力争从2021年起,体测合格率达到或超过86%的平均水平。学校体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推动老员工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员工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让员工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9、课程思政建设
包括:立德树人教学内容、形式等。通过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和深化泰山文化教育等任务要求的实施,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分类推进必威课程思政建设。先期启动人文社科类体育理论课程及集体项目的运动技能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同期全面启动学院各教研室、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第二步启动公共体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第三步启动所有技能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力争到2021年底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完备的课程思政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引领作用 。
四、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学院发展为目标,明确学院各级管理岗位工作责任、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以激励先进为导向增补和修订制度,发挥制度在学院良性运行中的杠杆作用。
2.加强民主决策,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路径。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推行重大问题民主讨论、意见征询制度,积极开展党内民主教育,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增强党内选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年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达到30万元。
(三)组织保障
1.成立必威“十四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公司党政负责人担任组长,副经理担任副组长,各系负责人为成员,做好切实配合工作。
2.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统领全局,常态化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和各支部成员学习党章、党史和国情教育,牢固树立领导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思想意识,坚定发展信念,用不断创新、舍我其谁的勇气推动学院的各项事业发展。
(四)考核保障
科学考核考评,加强监督检查。探索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科学、精准的年度考评推进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形成开拓拼搏、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格局。修订《教职工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强化责任担当,很抓作风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保障。
betway必威必威
2021年9月